他将库存渔网做成了教具

泉州白癜风医院 http://www.znlvye.com/
少年之时,他跟随父母追江逐海,看百舸争流;暮年之际他的内心依然广阔,于江堤岸上守护“母亲河”。他是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镇街道通燧社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张祖发。在平凡的生活里,这位年过古稀的退伍老兵一直坚守初心,默默奉献,以崇法向善的生活态度向身边人传递法治正能量。年,他被中央政法委评为“平安卫士”、年度“平安之星”。保护长江的“宣传员”出生在渔民家庭的张祖发靠打渔为生,对长江有着深厚的感情。十多年前,张祖发带着家人及周边三四十户低收入家庭一起织渔网,生意红火时,每户每年可以增收一万余元。岁月变迁,年《长江保护法》颁布实施后,张祖发毅然放弃了织渔网的手艺,而此时他家里还有价值几万元的渔网库存和15万元的渔网销售债权。“遵守国家法律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,我们要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,保护好长江,让它造福子孙后代。”张祖发如是说。作为“法律明白人”,张祖发第一时间报名“巡江普法志愿队”,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巡江活动,每天清晨他都从江边带回一网垃圾,为保护长江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;节假日,他化身“法治宣传员”,开设长江大保护课堂,库存渔网成为课堂教具,身边的事例成为现成的案例,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普及法律知识,让法治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。社区的“护江法治文化带”“忆渔体验点”旁,时常能看到穿着红马甲的张祖发在给老渔民做思想工作、给年轻人讲行船故事,通过母亲河的变迁宣传保护长江的重要性。从“捕鱼能手”到“普法行家”,张祖发用实际行动引导了一批又一批人加入护江行列。群众信任的“老娘舅”平日,张祖发喜欢到网格里转转,了解社情民意,街坊们也愿意和他说说心里话。渐渐地,他成了大家信任的“老娘舅”。因家庭矛盾,社区里一对夫妻争吵不断。张祖发知道后,主动上门耐心劝解,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经过一段时间的劝导,最终促成夫妻二人重归于好。“如果我能发挥余热解决一些矛盾纠纷,社区干部就有更多的精力为大家服务。”张祖发坚信,只要发挥“法律明白人”的主动性、积极性和创造性,细心、耐心、真心地调解每一件纠纷,定能情理相融,消除矛盾。多年来,他主动介入化解的矛盾纠纷不计其数。通燧社区老年人多,文化水平不高,对法律知识不太了解,遇到纠纷不知道如何处理。为提升社区居民法律意识,张祖发加入“渔法明白人”工作室,召集一群热心普法的退捕渔民组成志愿队,通过走访宣讲等方式将法律知识送到居民身边。受张祖发的感染,一批退捕渔娘也主动加入志愿服务队伍。服务邻里的“贴心人”老小区改造过程中,为解决居民晾衣问题,某小区在户外空地架起不少晾衣架,没想到事与愿违。“这晾衣杆太高了!”“风大一点,被子就容易滑下来。”“杆子太粗,普通衣架挂不上去。”张祖发知道后,灵机一动,用绿色尼龙绳织出一张张渔网形状的晾衣网,套在钢管上,方便居民挂衣晾物,这些晾衣网被大家称为“便民网”。“张伯伯,小区里又加装了几根晾衣架,麻烦您露两手,给它们改造一下,方便居民晒衣服。”7月23日,接到居委会打来的求助电话,张祖发一口答应,随后从衣柜里取出一个布袋,拿出他压箱底的“宝贝”。一手握梳板,一手拿梭子,一双巧手娴熟地在网眼和尼龙绳之间来回穿梭,张祖发用老手艺,努力“编织”着邻里的幸福生活。“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”。在崇川,像张祖发一样活跃在群众身边的“法律明白人”有余人。近年来,南通市崇川区司法局通过严把“入门关”“培训关”“考核关”,努力打造一支“找得着、用得上、真管用”的“法律明白人”队伍,点亮群众的美好生活。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rzdk/93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