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全面开展5E

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 https://weifang.dzwww.com/cj/201711/t20171123_16264512.htm
近期,医院消化内科内镜中心成功实施了EFR手术3例。患者魏某,女性,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粘膜下肿物,行增强CT显示胃粘膜下肿物来源于胃壁固有肌层,考虑间质瘤可能性大,经内镜中心医护人员研究讨论后决定实施内镜下微创治疗。在医院消化内科第一主任、医院消化内二科副主任袁海鹏的指导下,内镜中心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了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(EFR)。术前给予全麻气管插管,术中发现肿物起源于固有肌层,并向腔外生长。逐步分离病变组织后并行部分胃壁全层切除,彻底切除病变。术毕用组织夹将手术创面闭合,手术历时3小时,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间质瘤。之后,内镜中心团队在副主任刘永祥的带领下,独自完成2例EFR手术,其中一例病变位于胃角,另一例位于胃窦,均给予内镜下EFR,术毕以组织夹严密封闭胃壁切口。术后患者病情平稳,恢复好,病理诊断均为胃间质瘤。消化肿瘤血液内科副主任刘永祥介绍,起源于胃固有肌层的肿瘤以间质瘤居多,存在潜在恶变机率,发现后应给切除。EFR是人工造成消化道管壁缺损,将向消化道管壁外生长、并与浆膜层黏连紧密、起源于消化道固有肌层的肿瘤完整切除,再进行消化道管壁穿孔修补的一种方法。EFR是将内镜技术从消化道腔内走向腔外的一次革命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、保持正常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等优点。EFR对操作技术要求非常高,手术医生需要具有高超娴熟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解剖知识,并能够熟练掌握ESD(内镜黏膜下剥离术)和ESE(内镜黏膜下挖除术),尤其是具备精湛的修补技术。全层切除后,对于穿孔的控制和修复手段较丰富,小的穿孔用组织夹即可闭合。如较大穿孔,可采用荷包缝合技术,即组织夹加尼龙绳进行荷包缝合。至此,医院内镜中心已成功开展EMR(内镜下黏膜切除术)、ESD(内镜黏膜下剥离术)、ESE(内镜黏膜下挖除术)、EFR(内镜下全层切除术)、STER(内镜下隧道切除术)“5E”系列技术,这些新技术是消化内镜领域发展最前沿、最活跃的微创治疗方法。此3例起源于胃固有肌层的肿瘤成功实施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,医院消化内镜诊治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。(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见习记者郭健通讯员张妙娴)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cyrz/9106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